“科学吃瓜” | 图尔敏科普(1)

你可能在朋友圈看过带着情绪的转发,“这个看得想骂人”、“说的太对了,和我价值观完全一致”。或者你在读文章时,也不自觉有这样的那样的情绪。当问到,你为什么这么感觉呢?你大概又说不太详细。仅以最近比较热的「996讨论」(插入原文链接)为例,你会看到除了主文,网友们纷纷占做两派,一派挺,觉得说的都是大实话;一派否,立陈企业嗜血、逻辑不对。你站那边都不重要,今天我只想科普一个模型,帮助你思考两方观点在争执些什么。人可能会有觉得看争论就是在看输赢。而好的论证是为了帮大家建立共识。否则都是无谓的争执。

一个模型:图尔敏模型

图尔敏模型是由非形式逻辑学家图尔敏在上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它看似很简洁,只有 6 个部分。以至于你初看都会觉得,这有啥好说的,不就是资料(D)、主张(C)、保证(W)、支撑(B)、限定词(Q)、反驳(R)。实际上它在非形式逻辑、法学、人工智能领域都有很多应用。你掌握了它,对日常生活中识别他人逻辑漏洞、理顺自己的逻辑思路,都十分有帮助。

图尔敏模型中,DCW 是基本结构,也就是说,每个论证里都会包含。BQR 是扩展结构,论证中可能出现、可能不出现。我们今天主要聊基本结构 DCW ,先对他们做个定义与介绍:

即使当我们提供资料,我们还是可能被进一步追问……通俗的讲,现在问题不是“你接下来要说什么?”(What have you got to go on?)而是“你是怎么得出来的?”(How do you get there?)

主张(C)很好理解,你看任何一篇文章,只要是在论述,哪怕是在狡辩,他都会提出主张。我们在主张层容易有的误区,就是主观判断:一看这观点就是错的。而在图尔敏模型里,评价主张好坏,要先看支撑它的资料(D),有没有事实作为主张的前置材料。你下次碰见主张(C),哪怕一看就惹到你,也希望你能静一分钟,理理背后有没有支撑的资料(D),是什么角度的。厘清大于判断,在评价之前先理解。

每个论证都有 DWC,不过 W 是个可以隐含的部分。假使资料(D)明显可以看出来在支持主张(C),保证(W)就没啥必要出现了。可要是你起了疑问,这个资料(D)凭啥能推出主张(C)?也就是对保证(W)产生了困惑,你就需要对保证(W)好好审定。保证在整个论证中相当于桥梁,承担连接资料和主张的重任,为推理提供逻辑支持。一般文章有争执,大部分在保证(W)这里,尤其是“隐蔽”的保证(W)。下面你可以顺着例子感受下。

一点讨论:用图尔敏模型拆拆马云的演讲稿

辛苦你读完了干巴巴的理论介绍,现在可以轻松一下,拆下马云的演讲稿。你可以试着花 2-3mins 自己读一遍,然后再找出文章里的主张(C)、资料(D)与保证(W)么?

就默认你已经读完了,来看看我对这个文章的拆解:

你会发现,演讲开头提出了主要主张(C)后,后面很多阐述基本是对这个主张的增添、改述、诠释,换了字儿意思实际都差不多。在资料(D)这里,比较少,更多的是个人经历。保证(W)这里,是在用大家一些约定俗成的理解,比如成功的人都是努力的等等。

他这个故事或者是例子能否就直接推导出来这个 C 呢?也就是说他是个 W 是否是成立的呢?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大家在争执啥。有些人一看 C ,就马上认可,符合自己价值观;或者马上反对,因为和自己价值观不符合。还有些人,是看看 C ,再找找 D ,最后质疑的是,这个 W 究竟靠不靠谱,D 能推出 C 么?你是哪一种?

一个思考:那么多的“吃瓜文”都是啥“姿势”?

那种上来就评判主张(C)对错的吃瓜文,咱们先不考量。我们今天说了,在评价一个主张(C)前,重要的是先理解。无论论述了一个多么「正确」或是「错误」的主张(C),我们可以先缓缓,看看它的资料(D)和保证(W)。大多数分析文是在围绕 W 做文章。在朋友圈翻出了两篇文章,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下:

先看支持的:

大家欲望比以前大太多,经济发展迅猛太多,那我们付出更多不是理所当然么……但马老师所言的 996 应该是带引号的,是指人们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为自己身上的使命自愿奋斗。

这篇文章沿着马云暗涵的保证(W)又延伸了一步。时代不同,经济发展快,我们欲望多,所以想成功就要多努力,多付出啊。又解释了一下马云的 996 ,应该指得是主动加班,而非被动。如果你自愿选择排名第一、使命感强的公司,理所应当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阿里各个层级都在尽自己的责任,也拿到很好的回报。接着还举了阿里做公益的资料,想进一步证明使命。举了自己在阿里工作主动加班,想把事儿做好的同事;以及各行各业想把事儿做好的人。

再看反对的:

有人的理想是轰轰烈烈的成为马云,有的人的理想,比如我,就是小富即安……我觉得人天生就有选择的自由……这番 996 讲话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直接定义了什么是成功,定义了要怎么做才是成功。

这篇文章这个部分展开了对保证(W)的质疑,每个人渴望的成功、美好生活与被尊重是不一样的。接着给出更多的阐述,即使你渴望付出更多努力,也不应该是机械的重复工作 996 。应该是自愿自主的选择加班、学习。对于那些只想赚点钱养家糊口的人,并不一定只能在饿死或是996累死两者之间做选择。接着就程序员群体工作年限的特征,给了更多事实供大家去判断。

你赞同谁呢?这样拆解下来,我们会发现,他们可能在讨论的都不是一件事。对于马云保证(W)到底成不成立,他们给出了不同的分析:支持方认为想成功就是要主动付出,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他们很厉害;反对方认为成功的定义不能如此单一化,有些人只想养家糊口也没有错,人们不能只有996累死或者是饿死两种选择。

在图尔敏论证模型里,扩展结构 BQR 实际上是用来衡量这些争论的,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展开讲。

一个延伸:对 W 的深入思考

你已经看到了保证(W)引发的争议。为什么保证(W)这个部分这么复杂呢?实际上非形式逻辑学家也还在争论,这里选两个比较重要的点供你参考:

图尔敏在《论证的使用》曾提出过,双方在论证中,应该有一些基本的、约定俗成的共识,再来评价论证的价值,否则理性讨论很难出现。这个基本的、约定俗成的共识,实际上就是保证(W)所扮演的角色。我们会看见,当我们觉得一个论证的保证(W)看起来有问题时,对其质疑,实际保证成为了一个新的需要论证的命题。比如,上文中反对 996 的作者实际上就觉得马云对于成功的这个推理是不成立,他反复在论述的是“渴望成功、渴望美好生活与被尊重,并不一定只有 996 这一种选择。”将马云演讲中的担保(W),转化为自己论证的命题。

而在理性轮整理,图尔敏会强调,我们应该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担保(W),否则我们的论证将会无穷无尽,永远无法达成共识。所以,他提出论证具有领域依存性,在不同领域,我们会找到大家能共同承认的担保(W)。

啥是领域依存?不同学科,不同场所?在图尔敏的文中,实际也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提出领域依存,这个领域并不是静态的、严格划分的。图尔敏的用意是在于:1)认识到论证存在不同的背景,有特定的时间和情景。比如上面支持和反对的两篇文章,依据的是不同的领域,支持的站的是传统的晋升,反对的看到的是资本家的剥削,两者讨论的领域各有不同。2)一个事情的价值会因为论证的领域不同而发生改变,在一个场域中很重要,在另外一个则完全不重要。

认识到论证具有领域依存性,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辨别论证者所处的背景对其论证的影响,而且更加能够理解不同事情在不同论证领域的判断。从而让你成为更好的理性思考者。

小结

看到这的你,辛苦了。拿起手机,去翻翻更多文章,用图尔敏基本结构分析吧。科学吃瓜,关注DWC,你掌握了么?

注:1)图尔敏模型的介绍,今天只说了一小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他的原著《论证的使用》;2)笔者才疏学浅,难免疏漏,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