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去年秋天来看我,赶上双十一,看我刷淘宝,心急地也想学,我说:“等有时间哈,现在我帮你下单”;看到小黄车,她也想开一辆去买菜,我说:”等有时间哈,我要上班,先帮你扫一辆。“……这些”等有时间“,其实从没出现。
妈妈们对互联网也有期待,可以看到手机网民中 50岁以上的使用者直线走高,占到整体的 10.4%。再看看他们关心的内容,养生段子、国家大事是刚需,不过大半中老年人开始接受手机支付、手机导航、手机打车,这些看起来年轻人才会用的便利软件。智能手机从单纯的电话、玩具也已成为老人的助手,他们也想链接互联网。
我们在洞察用户的时候,发现老年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年龄标签,他们网上的行为十分复杂。同样是50岁老人,有的是快手网红这类信息创造者,有的呢是主动使用微信检索、刷淘宝的主动信息接收者,有的就是你给我啥看到了就看到了偏被动一类的人。只有小部分老人很厉害自己学大概什么都能学会,大部分老人是通过子女链接互联网的,不过子女只是帮助老人学习和掌握网络技能的启蒙者,真正能够帮他们熟练掌握网络技能的是同伴,子女在帮助老年人融入互联网是缺位的。
综上,我们发现我们要面对的中老年人是有主动学习兴趣的、主动接受信息的、融入互联网世界时子女缺位的这样一个群体。
对于我们这些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互联网和生活世界的边际不明显;而对于我妈这些互联网移民来说,他们对互联网有渴求、会触碰,可是互联网和真实世界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加上现在互联网对老年人并不友好,他们在心理上会觉得有距离。
其实爸妈一些问题说简单点就是 APP 的使用啊、操作啊,我们小棉袄就是要带他们戳开现实生活与互联网世界的这层窗户纸,手把手教他们学会 APP。
“快帮我拍个照,我要发伙伴看看,换个微信头像什么的。”我和我妈出去玩,他最多的需求就是让我帮她拍照,自拍、风景照,她总说:“你不在我也不会弄,也不知道咋学。”像我妈这些 50 岁的广场舞大妈很多都认为自己才三四十岁,就像我们三十了还觉得自己十八一样。她们不服老,追求美,也想照美美的照片,可是打开美拍不等于美颜,她们的学习逻辑和年轻人很不一样。
大家研究手机拍照,可能上网看看修图排名,实在不行去APP store 里面下载一屏试一试;我妈不行,打开这个界面她也不会,她更不知道自拍讲究X轴、Y轴、Z轴,讲究光线,讲究滤镜。我们会花49.9学学成为抖音网红,他们更像有个全家福滤镜、老同学聚餐大合照摆pose,你告诉我打开美拍,角度怎么摆,按哪个键就完了。
所以我们demo第一个部分,就是针对老年人和年轻人学习软件习惯不同,为老年人打造的结构化的课程服务,尽可能的服务他们的学习逻辑,比如第一期,就是真心实意地教会他们各个不同场景的拍照,自拍,风景照,广场舞比赛活动照,相册制作等等。
当然我妈有时候知道原理,也不太会用,为什么,她不敢点,她觉得这些虚拟的我点错了怎么办?于是就有了我们demo第二个部分,语音/卡片引导操作,引导他们反复操作,多练习。
年轻人学习授人以渔,学了就要学透和学会;老年人学习得鱼忘笙,我只想知道怎么交水电费的,你别和我谈背后逻辑。针对中老年这些用户,我们要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 知识服务平台,用结构化课程+语音/卡片引导操作,解决一二三四线老人拍照变美的需求、刷淘宝找到李阿姨身上漂亮裙子的需求、不去车站排队买票一键12306的需求,而不是教他们什么知识。
基于此,我们得出我们的业务逻辑:我们提供课程+引导,带老年人戳开互联网的窗户纸。
前期主要打造优质免费内容,做流量;后期走广告和中老年社群服务变现。社群服务变现要看后期老人的需求,可能的方向有老年大学、购物导购。比如我妈会想和伙伴一起学学理财啊、画画啊,她也会想知道我们推荐的一些数码产品哪个型号好、淘宝上那么多漂亮衣物你能不能只给我精选的几件让我选。
基于我们的业务逻辑和中老年群体的活动特点,我们初期运营主要从线下切入:
我们团队在线下推广、内容制作和社群运营基因很好,善于抓住用户心理并能落地执行;而且当下还没什么成熟团队切入这个事,我们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后期我们会逐步填充一些老年人活跃分子作为志愿者,比如借由爷爷辈,去找到上海知青啊,他们是有能力又有热情的群体。比如像我妈妈这样的广场舞大妈们,她们每个人都是乐于传播助人的小太阳。
我们的愿景就是要拥抱无龄感社会。就像互联网模糊了地域分布,这个时代年龄也越来越只是一个数字。我们不能单纯的以年龄去划分各个群体,老年人也有追逐新事物的需求,我们不能把他们划分在互联网外。
当然他们的经历不一样,学习路径也很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使用互联网的逻辑,我们要尊重他们、满足他们,不是强行将他们拧转成年轻网民,让他们也在互联网里活出自己。就像最美的故事永远不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长大后我就成了我自己,是老了之后我也能更开心。
最后是我们根据团队发展和业务经营得出的融资需求,希望各位金主投下你们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