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一年了。过去这年有点忙。

最近手头事不多,闲下来休息几天,我脑子里过了很多事。一天晚上,四脚朝天地躺在床上发懒,我突然想起小和尚的故事:

寺里桌子坏了,老和尚叫小和尚下山找个木匠来修。

小和尚下山找到木匠,木匠却说,自己锤子丢了,如果小和尚提供把锤子,他就肯去。

小和尚跑到五金店去买锤子,老板却说卖光了,建议小和尚去隔壁村子买。

小和尚便去租马匹,养马的人说,自己马的脚掌掉了,要是小和尚给它修好,就能骑着去。

小和尚找人为马钉脚掌,人家说,自己的钉子用完了,想让小和尚去买钉子。

小和尚跑到五金店买完钉子,给马订好脚掌后,茫然问自己:“我一开始想做什么来着?”

……

莫名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小和尚。过去的一年忙忙碌碌,像赶场子似的买锤子、借马、买钉子、钉脚掌……到头来,发现自己差点忘了最初要干啥。那一瞬有点释然,我躺在床上长长舒了口气,笑了。

虽说这年过得像个小和尚,仔细想想还真是开心,何德何能,一路跌跌撞撞,每段都遇到那么多福缘,感念:

无论是祺姐、晴宝、阿仝等多年好友的陪伴与不弃,是爸妈、姨、舅、姑姑甚至他们朋友的照拂,是李老师、黄老师的指点,还是新结识的阿钰、天妹子、建春的支持与帮扶……还有很多新朋友和陌生人,每每想起,都感觉到一阵暖流。

沉浸在回忆里的我,打开电脑,随意浏览,看到一本叫《改变》的小书,不到200页,我索性拿出来读了读。它竟如此精妙,要是早点看到它,怕是可以少给身边人添麻烦。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真是概括得恰到好处。作者是位资深的心理学家,立足多年积累的心理学实例,分析了人类日常生活中问题形成之因与解决之法。更让我痴醉的是,他这个解决原则竟是从数理逻辑中两个理论演化而来:群论与逻辑推演理论。而且,作者学识渊博,书中还夹杂了大量文学作品,读来虽难却一点也不乏味。

读罢内心欣喜无比,遂将本书精华记下,反复揣摩。

注:只是个纲,还是看书爽


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

群论:

逻辑推演理论:

小结论:群论给我们提供一个架构,以思索一种变化,该变化可以在某系统之内发生,但系统本身维持不变。逻辑类型理论对于种类之内,也就是其成员之间发生的事,并不在意,但是这一理论提供我们一个架构,以考虑成员和种类的关系,以及由某一逻辑层次转到更高一个层次所蕴含的奇特改变。 第一序改变:系统内部改变,而系统本身不变; 第二序改变:变化发生,系统本身也发生变化。 “当我们谈到关于问题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改变,我们一概指第二序改变”“若想在原来的系统之内造成变化,只要进入其后设层次即可。”

一笔勾九点:如图有九点,你能用一笔画四条线,勾掉所有的点吗? 只能是一笔画完。

没看答案时,可能很多人都会将思维局限在正方形内,来来回回思考第一序改变,觉得很难。

等看到答案时,又恍然大悟,跳出正方形的这个圈就好了。其实这相当于第二序变化

问题形成的几种情况

1.解决之道本身是问题

冬天变冷,我们便生火取暖;气温越低,生火越大。单一行动不足以改变偏离现象,只要持续加强同一行动,终将获得预期效果。

事实没这么简单。作者以禁酒令为例,政府为防止酗酒,下了禁酒令。结果发现酗酒这种事没变,反而出现劣质酒厂增多、警员贪污酒水的弊端,越禁酒越猖獗。

相似的例子还有【失眠】、【代沟】、【抑郁】、【夫妻争吵】。

利用之前提到的群论,上述解决过程具有群的第四特征,令其结果为恒等成员(零变化)。所以第一序改变无法带来预期变化,系统结构本身必须改变,而这一目标只有在第二序的层次上才能完成。如果人们只知道造成第一序改变,其结果不是使应该解决的问题更为恶化,就是解决方案实际上变成了问题。

对困难和问题区分清楚:困难,指的只是一种不可欲的状态,可以通过一般的行动来解决,不必运用解决问题的特殊技巧;问题,指的是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等,基本上处理不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a. 企图以否定问题存在的方式解决问题:应当有所行动,但无人采取行动

b. 企图改变某种困难,而该困难以现实的观点来看,不是无法改变(如代沟。酗酒),就是根本不存在: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c. 犯了逻辑层次误置的错误,而导致为没有结局的游戏。1)试图以第一序改变某种情况;2)第一序足以改变,却尝试第2序:在错误的层次上采取行动

2.简化问题和乌托邦症候群

过度简化者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熟视无睹,而跟他相对的另一极端——乌托邦主义者——则是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乌托邦症候群三种形态:

乌托邦症候群诸多方面的共同点是,患者认为他们所根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为了掌握改变的种种不可捉摸的特性,有一件事显得非常重要,就是必须区分事实以及关于事实的前提。

所以,一个负责的、合乎人性的心理治疗所能发挥的疗效要比一般所认为的小得多……心理治疗是有限度的,心理治疗必须专注于“解除人们的痛苦”,不能讲“追寻快乐”的工作独揽到自己身上,否则心理治疗本身将成为疾病。

3. 悖论

“自动自发一点!”,作者说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悖论。

比如压制的社会中,独裁者总希望人民能自愿地改变。(小说《正午的黑暗》、《1984》、传记《被告》、《革命之子》)

比如我们日常会遇到【失眠】、【忧郁】、【性生活障碍】,我们总希望能自动自发地改变这些事。

这都属于悖论,这也是一种问题。

问题解决之道

第二序改变

原则:

  1. 第二序改变的应用反超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
  2. 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令人不可思议;第二序改变的过程中,常存在令人困惑不解或矛盾的元素
  3. 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它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4. 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纠结的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重新框定的艺术

作者讲了一个故事:

小男孩汤姆刷墙,被伙伴们耻笑,汤姆不开心。其实他不是不能忍受这份工作,而是怕人耻笑。

小男孩等伙伴们来嘲笑他时,他却说:“我确实在刷墙,可我很开心。你们想想有几个男孩能在我这个年纪刷刷墙呢?”伙伴们不再嘲笑他了,甚至有人提出,汤姆,让我们刷一下呗。

汤姆的现状其实没变,他改变的是看问题的视角,也就是重新框定。

重新框定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经全然改变。(“不是事情本身令我们困扰,而是我们所持的关于事情的意见在困扰我们。”)

改变的实践

“无创造力的心灵能指认出错的答案,但是指认出错的问题有赖于创造性的心灵。”

谈过了问题形成与解决的原则,作者讲了下实际处理人类问题时如何善用这些原则。

四步程序:

  1. 以具体的词语来界定问题
  2. 探究截至目前为止已企图运用过的解决对策
  3. 对想要达成的具体改变有一个清晰地定义
  4. 形成与执行一个能产生这一改变的计划

在本书开头,作者引用了法国一句谚语:“愈是变化,愈是不变。”就是在说群论里的变化,很多都发生在第一序,整个系统其实并没变。而对于我们生活中,我们兜兜转转地解决问题,看似忙碌,其实很容易抓错问题,反复努力,实质结果却没变。回到开头那个小和尚的例子,辛勤的在外面跑了一天,他却并没解决自己要修桌子的实质,他的解决方式本身就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