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听了闪闪的讲演,我悄悄和她说讲得真棒,她对我笑笑,“那你输出一篇文章吧。”所以我敲出了这篇文章。

无法输出?可能“姿势”不对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自己还算相对好学,每天汲取信息量是不小,可我总觉得在输出上存在困难。往往我总以为自己输入还是不够,现在想来是知识管理思维出了问题。

首先,存储知识,一味汲取而不加整理。周末翻看有道笔记(以前喜欢在这里面存东西),会发现犹如一个巨大的垃圾桶,比如我浏览到大二时写得张爱玲《流言》的读后感,自己却完全想不起来曾经写了这种东西。

再者,自己在输出之时,有完美主义者倾向,总觉得自己准备不够好,所以非常不愿意输出,某种意义上造成了拖延。

从这两者来看,实质我是思维模式上存在误区:给自己定了较高的目标,而又不懂得拆解开来做。闪闪在演讲里提到很核心的一点,知识管理,以输出为主。无论你输出了什么,做总是比不做要好。无论你给自己定的目标有多高,你总要一点点练习以接近。

听完演讲,我回来看了阳志平的《人生标准九》,其中两句话让我触动很深,第一句是“70分的人生,若有70分的把握就去做,一边做一边修正。”凡事觉得有7成把握就可以动手去做,做完之后我们还可以慢慢修正,下次定会做得更好。很多事情,自己常常瞻前顾后,反而会失去良机,不断尝试,不断进步,可能是更快的一种方法。

第二句是“社会上永远存在着一个‘人比人’的问题。我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悲伤,只会因为比周围的人更蠢而痛苦。”我们不停地要求自己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比别人好,这确实是有颗向上的心,但是我们在比较的时候,一定要为自己选取一个合适的目标,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同时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是为了比而比,更多的是寻找一种参照。

看知识管理的正确“姿势”

既然说知识管理,以输出为主,那么选择一个正确的输出姿势则很重要。

知识的层级容量,卡片<文章<书。故而我们在输出之时,可以先从难度最低、消耗工作记忆最少的卡片开始,而不是一上来上来就逼迫自己形成文章。一休和武士比赛做年糕时,一休是一点一点磨糯米粉的。而武士一上来便开始搅拌所有糯米粉,看似比一休快,其实有很多糯米粉没拌开,在最后输给一休。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不单只文字,也可以是演讲、图片等形式;同理,书/项目只是相对成体系、复杂度高的一套认知的代名词,可以是书、项目、培训等等。

提到卡片,阳志平的博客中提到纳博科夫和钱钟书非常喜欢记录卡片。自己很喜欢看钱钟书的文章,尤其是那本《写在人生的边上》那本散文集。在读钱老的书之时,自己深深为他简洁的文风和超大的容量所震撼,往往一片短小的散文背后牵连着几十个著名的作品或典故,你却丝毫不觉得累赘或冗长。

阳志平的博客中也解释了为什么优秀的作家喜欢用卡片?一是容易记忆阅读心得,二是写作时能增加创意密度,三是修改时容易远距离联想。所以平时整合知识,第一个层级是卡片,卡片积累多了,分类存储,以后才能为文章所用。

可能是比较高效的工具

闪闪推荐了她自己平时知识输出的工具,我个人觉得很好,但思量了一下,还是用了可能,因为我觉得道理是相同的,而在工具选择这件事上,确实各有各的好,适合自己才最重要。她推荐了:印象笔记+workflowy+markdown+github。

我自己其实会用的是有道笔记+workflowy+markdown,所以重点谈下这几个。

无论是有道还是印象笔记还是其它什么,这步的软件用途在于下载资料。很多人喜欢把他们当做整理软件,而且他们也确实将它们理得很清楚。但对于一些人比如我来说,这种软件用久了就像一个垃圾桶,根本不会花很多精力去打理,所以将它们作为一个存储软件是合适的。我们可以在其它软件上,实现卡片输出,比如workflowy。

闪闪同时演示了几款卡片工具,说实话,我自己最喜欢workflowy。它的设计原理就是以输出为主而非输入,同时它还支持云存储和全文检索的功能。我觉得它好像一整张无限延伸可折叠的大白纸,我可以无限的增加列表,根据需要我也可以把它们随时折叠起来。

workflowy可以当做卡片工具,进行碎片化输出,但是这绝对不是终点,知识输出是为了能用,大部分时候写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那么好的写作工具必不可少。闪闪推荐了markdown文法的软件,我自己其实也在用这样的软件,自己用的是Mod,一款Mac上的免费APP。markdown文法带一些简易的编程符号,基本上扫一眼说明书即可使用,它的好处是,免去了你排版的煎熬,很多规则已经制定好了,你只需要敲敲键盘,全身心写作就可以了。

github自己目前还没涉足编程这个领域,希望今年能有机会开启吧。

最后还是要非常感谢闪闪的推荐,自己真心觉得workflowy这个应用简直是完美呀,可以存储一切,按标签搜索一切,拯救了我这个不会用印象笔记的人。而且我觉得其实无论使用怎么样的工具并不重要,而在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的应用。